潛江新聞網訊(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瓊艷)金秋時節,走進王場鎮紅橋村肉牛養殖基地,一排排牛舍里,一頭頭黝黑發亮、體型健壯的肉牛正悠閑地吃著“早餐”,時不時傳來清亮的“哞咩”聲。此時,養殖戶何峰正忙著打掃牛圈,給肉牛添草、喂料、加水……
“目前,我們有夏洛萊、西門塔等品種的肉牛200多頭,每年出欄成牛50多頭。”不多時,忙完手頭的活兒,何峰趕緊過來介紹情況。他告訴記者,肉牛養殖風險相對較小,技術要求也不高,但是前期投入比較大。
“剛開始養殖時,肉牛都是從外地拖運回來的。”何峰指著一頭剛出生的小牛說,牛成長周期需要兩年,差不多800公斤左右就可以出欄了,熬過了前幾年,增收致富就有了希望。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想到肉牛價格下跌,基地連年虧損。
“差點就堅持不下去了。”好在何峰肯努力,他四處學習養殖技術,摸準市場行情,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逐漸將養殖基地做大做強。
記者在現場看到,基地僅草料倉庫就有三四個,個個都有兩層樓房那么高。“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流轉了200畝地,專門種植玉米等作物自己加工飼料。”何峰笑著說,飼料不要錢,平時也就打個疫苗,基本上沒有大的支出。
今年,何峰還打算再從內蒙古、山東等地購入一批小牛犢,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效益,鉚足“牛”勁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