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端午節、暑假臨近,氣溫逐漸升高,游泳玩水成為不少人消夏避暑的首選,有人選擇在附近的游泳池游玩,有人選擇到野外與河流湖泊親密接觸。在碧波萬頃的美好下往往潛藏著波濤洶涌的危機。因貪涼戲水、結伴玩水、獨自野泳等釀成的溺水悲劇每年夏季都在全國上演,一起起溺水事故為公眾敲響了警鐘,稍有不慎,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痛定思痛猶未晚,未雨綢繆是關鍵。如何讓防溺水宣教過耳更入心,應是學校、家庭、社會各方的共擔之責。
學校要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呵護祖國的花朵,宣講防溺水知識磨破嘴皮都不為過。學校作為學生的另一個家,必須為他們織密防溺水“安全網”。一方面,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觀看防溺水視頻、繪制防溺水手抄報、開展防溺水知識測試、進行校園模擬演練等形式,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懂學會防溺水常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教師家訪、開家長會、下發告知書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對父母不在身邊的農村留守兒童、家中無人照管的學生則應重點關注,常態詢問,切實保障廣大青少年兒童的生命安全。
家長要肩負起監護監管責任。近年來,因家長疏于監管、麻痹大意導致青少年兒童溺水的事件屢見不鮮,廣大農村地區更是成為“重災區”。事實上,許多慘痛的悲劇本可以避免,只需要家長多重視、多注意、多留心、多警醒。一方面,家長必須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別是加強放學后、周末、節假日期間和孩子結伴外出游玩時的管理,經常進行預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給孩子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孩子的避險防災和自救能力,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家長要以身作則,在要求孩子不去水邊嬉戲玩耍時,自己也不能以身涉險,給孩子做好榜樣,如果發現未成年人在水邊玩耍、逗留,要立即阻止并勸離。
全社會要共同筑牢安全防線。從某種意義上說,夏日戲水也是一種“剛需”。加強監督管理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公眾渴望戲水的需求也不能忽視。在提供安全防護和綜合服務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為公眾提供夏日戲水的好去處,免費或低價向青少年兒童開放,不僅可以滿足大家的愿望和需求,還可以減少野游造成的溺水悲劇。各級政府要壓實屬地管理責任,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以村為基礎,組建防溺水巡查隊伍,定期和不定期對轄區內的水塘、河道、水庫等易發生溺水事故的重點區域進行巡查。在危險水域設立醒目警示標志,放置長桿、長繩、救生圈等應急救助設施,并及時收集學校、家長、群眾建議,對群眾所擔憂的區域進行重點管護,做到防患于未然。
防溺水工作需要各方盡心盡責、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匯聚多方力量,共同織密織牢防溺水“安全網”。只有筑牢防溺水“安全線”,繃緊防溺水“安全弦”,才能共同為孩子們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讓孩子們安全、健康、幸福地成長。(趙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