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新聞網訊(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譚欣)在華夏大地,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各地風味小吃琳瑯滿目,承載著一方水土的獨特風情。在潛江,熊口酥餅宛如一顆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因源自古代的手工作坊,所以也叫“祚餅”。憑借地道的食材、獨特的口味以及層層酥脆的口感,熊口酥餅廣受大眾青睞。
12月25日,記者走進熊口鎮紅軍街,只見街道兩旁的商家門口,一摞摞擺放整齊的酥餅格外顯眼,宛如一道充滿煙火氣的獨特景致。其中,陳氏酥餅聲名遠揚,數十年來,店主陳慶榮堅守品質初心,使得店鋪在當地擁有極高的人氣。即便如今引入了部分現代制作工藝,但其出品的酥餅,依然能勾起人們滿滿的兒時記憶。
踏入陳氏酥餅店內,香氣四溢,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面點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慶榮正與妻子默契配合,精心制作酥餅。剛出鍋的酥餅熱氣騰騰,金黃的外皮散發著誘人的光澤,瞬間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我家三代人都以做酥餅為生,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這門手藝。成家后,我和妻子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一門心思撲在酥餅制作上。”陳慶榮一邊忙碌,一邊向記者介紹。
交談之際,那股香甜氣息愈發濃郁,讓人難以抵擋。記者忍不住拿起一個酥餅品嘗,熱騰騰的酥餅送入口中輕輕一咬,只聽“咔嚓”一聲,金黃的酥皮層層散開。緊接著,香甜的紅糖餡展露無遺,口感甜而不膩,還帶著些許嚼勁,美妙的滋味在舌尖縈繞,讓人回味無窮,仿佛味蕾被瞬間點燃,沉浸在這獨特的美味之中。
陳慶榮介紹,酥餅的制作頗為考究,需選用優質面粉、油、鹽、糖、酵母作為基本原料,再加入芝麻、花生、桂花、冰糖、雞蛋等佐料。制作過程猶如一場精細的藝術演繹,從制酥、制餡,到發面、手工成型,再到上鏊烘烤,每一道工序都要全神貫注、精雕細琢,容不得半點馬虎。
然而,在傳承這門傳統技藝的道路上,陳慶榮并非一帆風順。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日益激烈的競爭,他沒有故步自封,而是積極探索創新之路。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基礎上,他不斷改進制作工藝,提升酥餅的品質。不僅如此,夫妻倆還積極參加各類文化活動和美食展覽,借助這些平臺,向更多人展示熊口酥餅的魅力,進一步提升其知名度與影響力。
在當地,熊口酥餅承載著濃厚的民俗文化內涵。新鮮出爐的酥餅,通常用大紅紙或白紙包裝,每五個包成一筒,兩筒為一合。逢年過節,人們走親訪友時,總會帶上一合熊口酥餅作為伴手禮。因為在大家心中,這已然成了一種傳遞情誼的“禮餅”。在婚嫁喜事中,熊口酥餅更是不可或缺的“喜餅”,寓意著甜蜜與幸福。
“就拿國慶假期來說,很多在外的老鄉回鄉探親、操辦喜事都會帶上酥餅,我們店里的酥餅每天能賣900多個。”陳慶榮說,接下來,他們打算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讓全國各地的朋友都能品嘗到這地道的美味。同時,會更加積極地參加非遺傳承活動,加大對熊口酥餅的宣傳推廣力度,讓這門傳統技藝能夠代代相傳、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