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劇裝戲具”俗稱“戲劇行頭”,是從屬于中國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的服裝道具。2020年入選湖北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清末時期,龍灣的第一代“衣箱”藝人熊再庚,從最初對已有戲劇服飾進行整理、修補,逐漸發展為制做戲服、戲帽、朝靴等,傳至張宗明已是第五代。
張宗明,1945生于潛江市龍灣鎮龍灣村一組(龍灣司下街曾家巷)。從小喜歡戲劇表演的張宗明接管了衣箱后不久,于1976年張宗明專程來到武漢拜名師唐詩珊學藝三年。之后,一直在武漢經營劇裝戲具。
2002年,張宗明從武漢回到潛江龍灣鎮,組建了龍灣鎮地方花鼓劇團,在演出閑暇之時,投入主要精力在從事劇裝戲具制作,他制作的劇裝戲具,工藝精細,圖案精美,寓意豐富,色彩鮮艷,品種繁多,遠近聞名。
張宗明對戲服和盔頭的制作技藝精湛,能熟練掌握各種制作工序。如戲服的選料、印圖案、繡花片、熨整、裁剪、縫合等多個技藝。制作的戲服主要有龍袍、蟒袍、龍蟒、男靠、女靠、男帔、女帔、八卦衣、官衣、龍箭衣、馬褂、褶子衣等。
“劇裝戲具”中的盔頭,其制作技藝要求高,在制作中注重裝飾性,常綴以珠花、絨球、絲絳、雉尾等,與穿著的戲裝相協調,這是張宗明的一大技藝特點。盔頭的制作工序主要有繪、刻、絞、盤、粘、錘、擠粉、上色、點綴、組裝等。他制作的盔帽有龍冠、鳳冠、紫金冠、帥盔、將盔、夫子盔、皇巾、相巾、文生巾、學士巾、武生巾、員外巾、公帽、侯帽、紗帽、僧帽、紅纓帽等。張宗明的“劇裝戲具”制作,完整的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性、寫意性、程式性、夸張性和裝飾性特點與個性。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張宗明在繼承傳統的“劇裝戲具”制作技藝上吸收了新的技藝手段。他制作的手工“劇裝戲具”得到了省內外專業和業余劇團的認可,來自武漢、沙市、宜昌、河南、山東、西安等地的需求者紛紛前來定制購買。為了傳承擴大手工戲服戲帽的傳統技藝,他辦起了專門的手工繡花作坊,收下了五名徒工,將“劇裝戲具”技藝傳承至第六代。
張宗明積極履行傳承義務,配合市非遺保護中心開展項目普查、申報、搶救性記錄保護工作,項目調研、資料搜集、信息采集和拍攝工作。參加各類公益性非遺展演活動,以及春節元宵、文化遺產日、中國文旅博覽會會等。
潛江“劇裝戲具”在張宗明的堅守與傳承中,傳統手工劇裝戲具制作的根基正在不斷延續、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