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草把龍因采用稻草扎制而得名,是存續著古老的荊楚遺風。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李光生,1954年生于潛江市龍灣鎮龍新村。七十年代初,受本村草把龍藝人張金盤的影響,開始學習舞草把龍。1978年,正式拜張金盤為師傅,學習草把龍的扎制及表演。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成為“潛江草把龍”掌龍頭的李光生,經過嚴格的拜師學藝和長期的實踐,全面掌握了潛江草把龍的扎制技藝、相關習俗和系列表演套路,現為“潛江草把龍”的領頭人。
扎制潛江草把龍取稻草、竹木扎成,原始質樸,栩栩如生,是百姓認同的龍神的化身,并以此為依托祭祀神靈、祈求平安。
草把龍的傳統禮制戒律森嚴,如扎制龍頭有傳統的咒語;舞龍伊始要焚香化紙為“龍神”凈身,先拜當地的祖師殿;舞龍所到之地,須先祭拜當地的土地神;草龍入喪戶須用白布遮住龍眼;如遇布龍,布龍需三叩首,再俯身從草龍下腹穿過;草龍舞完三次必須在曠野低地焚燒以送龍神歸天。
李光生學藝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能熟練掌握從扎制草把龍到舞龍的不同場合、不同時段、不同對象的表演套路,而且能嫻熟的操控“草把龍”在表演中系統而完整的程式化信俗儀式。
1985年,李光生開始收徒,現已帶徒十二人,都已掌握草把龍表演套路和獨立完成草把龍的扎制技藝。2017年將潛江草把龍帶入龍灣中學傳承之今,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舞龍的好苗子。2020年和師傅張金盤一起在龍灣鎮舉辦了大型培訓班,歷時半年共培訓了八支草把龍扎制和表演隊伍近兩百余人,并在龍灣章華臺遺址組織了“九龍騰飛”潛江草把龍培訓成果展。
李光生積極履行傳承義務,配合市非遺保護中心開展項目普查、申報、搶救性記錄保護等非遺工作,支持本項目的調研、資料搜集、信息采集和項目表演拍攝工作。每年參加各類公益性非遺展演活動和春節元宵、文化遺產日及各類藝術節會草把龍演出、傳播活動。
目前,張師傅年勢已高,草把龍的傳承重任就落在李光生的肩上,相信在李師傅的帶領下,這項集習俗、傳統技藝、傳統舞蹈、傳統音樂等多項傳統藝術為根基的“潛江草把龍”一定會得到了更好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