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的烽火科技集團園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5月12日,武漢創現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在測試便攜式滅菌除螨機器人的芯片主板。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通訊員 張璨龍 實習生 余軒 攝)
TCL華星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擴產項目主廠房鳥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4月28日,嵐圖夢想家在武漢“車谷”下線,填補國內高端新能源MPV市場空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 張瑩瑩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5月23日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
5月27日,位于武漢經開區的路特斯武漢基地已進入試生產。這是全球首個采用全工序3D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工廠,將于四季度正式投產,打造全球頂尖的超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新能源汽車,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湖北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的主攻方向。
戰略性新興產業(簡稱“戰新”產業)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所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多次強調要注重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物產業、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培育和發展。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經濟運行情況時提出“四個切實”重要指示,明確要求湖北“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5年來,湖北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大力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2018-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由7553億元增加至10964.3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比重由11.4%升至21.8%,新能源汽車、光芯屏端網、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日漸成勢。
“倍增計劃”交出高分答卷
5月11日,“2022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對接會”在武漢經開區舉行,全國汽車產業巨擘云集“車谷”,圍繞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共話合作。8天后,“2022年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光電子信息專場暨光谷青桐匯”在東湖高新區舉辦,21個光電子信息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光谷”成功簽約。
中國光谷,因光而興,聚光成谷,“光芯屏端網”成為湖北產業新名片;中國車谷,蓄勢騰飛,華麗蝶變,湖北新一代汽車“提速快跑”的新賽道愈發清晰。5年來,“雙谷”背后崛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正成為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截至2021年底,光谷“光芯屏端網”產業規模達6000億元,加速向萬億級規模沖刺,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光電子產業競爭的主力軍;2021年,武漢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量達6.5萬輛,同比增長496%,完成產值106.7億元,同比增長556%,今年1-4月新能源汽車產量近3萬輛,為去年全年的近一半。
“切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著力在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上取得新突破,讓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新引擎。”省經信廳廳長劉海軍表示。
據介紹,5年來,湖北大力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加快轉換新舊動能,交出一份單項強、總分高的“大考”成績單——
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突破。聚焦工業“五基”(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工業軟件和質量技術基礎)等領域開展協同攻關,全球首款128層閃存芯片研發成功,800G超高速硅光芯片單通道速率世界領先,遙感、地理信息、導航定位(3S)等技術水平全國一流;
優勢產業加速壯大。新能源整車和動力電池巨頭紛紛落戶湖北,一批投資過百億元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存儲器、航天產業、網絡安全與創新、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加快建設,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生物醫藥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晉級國家級;
“光芯屏端網”加速崛起。2021年,電子信息行業營業收入達到6928億元,較2017年增長21.9%,產業規模占全國市場份額達到4.9%。
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占全部規上工業比重由11.4%升至21.8%,引領規上工業產值邁上5萬億臺階,營業收入達4.92萬億元。
“關鍵變量”成“最大增量”
“作為省市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光谷時關于‘要摒棄幻想靠自己,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于自身’的殷殷囑托。”5月29日,在省委“喜迎黨代會 荊楚譜新篇”系列發布會第八場中,談到如何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引擎,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馮立如是說。
創新“一子落”,發展“滿盤活”。科技創新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先手棋”和育先機、開新局的 “關鍵變量”,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5年來,湖北持續推進科創平臺建設,組建光谷實驗室、江夏實驗室、珞珈實驗室等10家湖北實驗室,布局脈沖強磁場、精密重力測量等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創新策源動力。
創新增能,服務添能。湖北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柱產業及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出臺《省級隱形冠軍培育三年行動方案》《制造業優質企業梯隊培育方案》及“小進規”獎勵、國家級試點示范獎補等政策措施,推動優質企業加快成長,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2021年,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20%,較2017年提升13.1個百分點。2017年至今,共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35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172家、制造業單項冠軍28家。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7054家,其中營收過百億的30家、過500億的6家、過千億的2家。
與此同時,我省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構建數字“底座”,數字基建領跑中部、全國靠前。截至2021年底,全省建成5G基站7.24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13.6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7個;我省積極推進數據中心和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在用機架數達11.3萬架,居中部第一;60余家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在鄂設立總部或第二總部,其中百億級企業9家、高新技術企業逾2000 家。2021年,全省軟件業務收入達2184.74億元,約占中部地區的52%。全省累計上云工業企業4.02萬家,企業上云率達39.4%。
數說
湖北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8-2021年,湖北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由7553億元增加至10964.3億元,增加值年均增長15.9%,高于全部規上工業10.3個百分點,占全部規上工業比重由11.4%升至21.8%
2021年,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2%,占規上工業比重提高到10.9%
2021年,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20%,較2017年提升13.1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省經信廳
專家點評
穩住湖北經濟
基本盤的壓艙石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結合。從信息技術到生物醫藥,從高端裝備制造到新材料、新能源,我們欣喜地看到,近5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正以異軍突起之勢在湖北遍地開花。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勃興不僅體現在市場主體的活躍度上。即使面對疫情沖擊,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依然逆勢上揚,規上工業“戰新”產業營收首破萬億元大關,充分顯示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韌性十足,成為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支撐、穩住經濟基本盤的壓艙石。如果對照經濟發展數據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更直接為湖北經濟發展的成績單貢獻了亮眼的“分數”,證明我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潛力巨大。更值得期待的是,湖北仍在“重倉”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其必將成為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湖北經濟將顏值更高、后勁更足、成色更好。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葉學平
典型案例
湖北雙跨平臺
“破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5月24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清單,湖北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的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入選。目前,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僅28家,格創東智實現了湖北在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中“零的突破”。
湖北格創東智,TCL戰略孵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格創東智已對500家武漢市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咨詢診斷,成功為TCL華星、高德紅外、中信科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打造標桿示范案例,沉淀工業模型近3萬個、積累工業APP超1萬個。“湖北、武漢是中國制造業的重要基地,且非常重視制造業轉型升級。‘光芯屏端網’產業鏈的成熟度和發展潛力,也讓湖北成為格創東智的首選。”格創東智CEO何軍表示。
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1月,武漢已聚集“光芯屏端網”核心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500余家,武漢“光芯屏端網”核心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2020年產值約為2600億元。在核心產業鏈基礎上,相關產業鏈進一步在北斗、物聯網、汽車電子、醫療電子、量子通信、柔性電子、光子芯片等新興產業和配套產業領域快速拓展,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000億元。
作為湖北沖刺萬億級“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的“頭雁”,武漢將從平臺、人才、資金等多個方面持續給力,推動各類人才計劃向產業傾斜,力爭在“光芯屏端網”領域形成總規模1000億元以上的產業基金群,帶動萬億社會投資。同時,支持重點企業上市,力爭3年內“光芯屏端網”境內外上市企業數量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