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從襄陽宜城小河港順江而下,途徑雅口航運樞紐和興隆水利樞紐。
3月31日8時35分,“鄂陽光66號”貨船抵達雅口航運樞紐上游錨地,等待過閘;9時20分接到通航指令,貨船入閘;10時30分,貨船出閘。
4月2日19時,貨船行至興隆水利樞紐上游錨地,夜間不通航,拋錨過夜;4月3日8時33分接到通航指令,貨船入閘;9時08分,貨船出閘。
“已經夠快了。”船長桂士發說,2021年5、6月份,他們公司的其他貨船通行興隆船閘,短則1天,長則3天。
就通行效率而言,除了水域條件的影響,水利樞紐的功能發揮是另一制約因素。就目前來看,貨船過閘效率仍是待解的一道難題。
日均過閘20艘
無需開通夜航
興隆水利樞紐管理局船閘管理所所長郭焱介紹,今年以來,漢江水運每天過閘的貨船數量還是很有限。
查閱興隆船閘通航記錄,2月份通行貨船總計379船次(含上行和下行),日均不足14船次;3月份總計646船次,日均通行不足21船次。分析原因,郭焱認為:“一是漢江打擊非法采砂、非法采礦、淘汰落后產能力度越來越大,砂石、水泥運量逐年下降,貨船減少。二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水運市場需求不穩定,旱澇不均。”
桂士發所說的2021年夏季“堵船”,郭焱承認確有此事,當時遇到水運旺季,每天需要過閘的貨船超過50艘,但興隆船閘的通航能力不足40艘,“堵船”持續2個月。
鐘祥萬順船務有限公司經理鮑光明給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算了一筆賬:以運輸1000噸貨物為例,綜合燃料、人工等因素,1天的成本為1000元。雖然水運相比其他運輸方式成本較低,但“堵船”確實增加了成本,帶來壓力。
為解決這一問題,興隆船閘曾在2021年6月底將通航時間由8時至17時30分調整為6時至22時,日均增加20艘貨船過閘。但這僅是應急之舉,此后的實際情況是,因為季節性因素等問題,貨船過閘需求降低,興隆船閘通航又恢復成過去的時間。
既然有過成功的夜航嘗試,為何不開通24小時通航?
郭焱坦言,硬件設施已具備24小時通航條件,但在實際推進中還不成熟:“一是不需要,當下過閘貨船數量有限;二是不劃算,開通夜航需要海事、航道和興隆船閘3個單位協同配合,成本核算入不敷出。”
船型變大
千噸級船閘遭遇新問題
貨船過閘效率低的另一個原因,是貨船大型化。
鐘祥市陽光船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志明舉例,2艘1000噸貨船和1艘2000噸貨船的運力相同,但前者的運輸成本是后者的1.5倍。“船型越大,運輸成本相對更低,利潤也就更高。”如今,漢江上1500噸級、2000噸級的貨船逐步增多。
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通行興隆船閘的1000噸級以上貨船占比只有17%,2019年這一數字達到51%,2020年達到55%。
船在變大,但船閘沒變。不管是已建的崔家營航電樞紐、興隆水利樞紐,還是在建的新集航運樞紐、雅口航運樞紐、碾盤山水利樞紐,船閘的通航能力都是1000噸級。新問題產生了——興隆船閘的閘室長180米、寬23米,最多可容納6艘1000噸級貨船一次過閘,但1500噸級、2000噸級貨船增多,一次只能過閘2至3艘貨船。
湖北省漢江興隆水利樞紐管理局管理與計劃科科長胡克斌說:“船型變大,客觀造成過閘貨船數量減少、效率降低。”據介紹,興隆水利樞紐2000噸級二線船閘工程已納入《湖北省水運發展“十四五”規劃》,前期地勘工作已啟動,明年開工建設。
同樣是1000噸級船閘,新集、雅口、碾盤山船閘,建成之日會不會就是落后之時?
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工程設計分院副院長陳雷介紹,碾盤山水利樞紐預留了二線船閘的位置,但相關工作并未啟動。新集航電樞紐和雅口航運樞紐方面,都表示尚未考慮該方面事項。
破解“九龍治水”
期盼一次報港全程共享
過閘之前,每一艘貨船都要完成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到港航海事部門申報船型、貨物種類等信息,船員們俗稱“報港”。
港航海市部門根據信息統籌貨船過閘順序,然后將這一信息發給船閘管理部門,船閘管理部門再給貨船下達允許過閘的指令。
以“鄂陽光66號”貨船為例,行駛至船閘前兩三公里處,船長桂士發要從貨船上放下一艘小機動船,駕船到岸邊的港航海事部門辦公點“報港”,然后返回貨船等待過閘指令。
每艘船如此,每個閘如此。
能不能通過手機、網絡實現一次報港、全程通航?
胡克斌回答:“技術上應該沒有問題,我們希望能簡化流程,但漢江航運屬于交通部門工作范疇。”
雅口航運樞紐船閘控制樓已封頂,計劃安裝調試大數據平臺、一體化管控平臺、調度運行養護管理平臺等智能系統。“投入使用后,過往船舶只需通過智能手機預約,就可以準確安排過閘時間。”雅口航運樞紐相關負責人表示:“屆時,崔家營航電樞紐、雅口航運樞紐可以實現信息共享,但其他航運樞紐不是省交通運輸部門的項目。”
據了解,漢江已建、在建的九級航運樞紐投資方、運營方分別為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漢江集團和漢江國投,部門之間協作仍存在“藩籬”。
《湖北省水運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漢江“數字航道”,包括電子航道圖系統、智能化航標、統一調度信息系統等建設項目,構建起面向業務管理需求和社會公眾服務的一體化、智能化監管服務平臺。
省港航局局長王偉建議,由省級層面成立漢江聯合調度管理部門,徹底扭轉漢江“九龍治水”現狀,早日實現一次報港、全程共享。